郑介民简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他可是民国时期的一级上将,后来成为统计局局长,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听过他的名字,那蒋介石十三太保呢?他就是是三个人中的其中一个,最后却因心脏病复发而去世。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郑介民简介以及关于郑介民的故事,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关键人物,生活在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是不可以忘记的!
郑介民简介
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
一生历任中华民族复兴社代理书记,特务处副处长兼华北区区长,参谋本部第二厅少将处长、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军统局局长、保密局局长、国防部常务次长、参谋次长、1954年任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59年12月11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郑介民与胞弟郑庭锋和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
郑介民人物评价
1、郑介民虽身为军统局长,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因此获得一枚积学奖章。
2、郑介民是有政治头脑和科学训练的军事情报专家、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
3、郑介民的情报能力和组织能力均不如戴笠,从而导致了1946年后军统局没有出现重大贡献。
郑介民被撤销保密局局长原因
1946年10月,军统局改组为保密局,郑介民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毛人凤激起沈醉的不满,沈醉决心帮毛人凤挤走郑介民。借祝寿挤走保密局局长沈醉一回家,就连夜赶写了一份关于郑介民的黑材料,揭发他包庇北平站站长侵吞日伪财产,以及他老婆贩运鸦片,抢占公房、汽车,到总务处报销日常化妆品和孩子玩具等劣迹。毛人凤看后异常高兴,嘱咐沈醉要再搜集一些材料。
沈醉知道郑介民的老婆贪财,正逢郑介民即将50大寿,索性利用他老婆,制造了一些“机会”。沈醉放风出去,让临澧特训班的大小特务知道郑介民大寿,要准备厚礼。郑介民其实很怕传到蒋介石耳朵里,早就告诉老婆,不要办寿。沈醉趁郑介民不在家,鼓动郑太太说:“常言‘50不办,60不发’。郑先生的50大寿 一定要办的。大家都想送些礼,尽尽心呢!”爱财的郑太太不顾丈夫反对,办了宴席,按我沈醉的建议把各种寿礼都摆在大厅的条案上。
沈醉趁机用微型照相机把寿礼一一拍了下来。同时,他还通知在招待所的遗眷们去郑家吃寿酒。当遗眷们拖儿带女地涌向郑家时,沈醉赶去不慌不忙地拍了几张照片。事后,沈醉把照片连同以前的材料一起交到了蒋介石手里。蒋介石看后大怒,撤销了郑介民保密局局长之职,改由毛人凤担任。
郑介民和毛人凤、戴笠关系如何?
戴雨农即戴笠是国民党情报机构的创始人之一,执掌军统。郑介民和毛人凤原先是戴笠手下的帮手,在戴笠死后,军统在1946年8月,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郑介民和毛人凤二人可以说在老军统还是算得上是战友的,毕竟当时上面有戴笠压着,外面有中统虎视眈眈,所以二人当时关系尚不能算很差。
郑介民和毛人凤官职介绍
在1938年军统成立,到1946年他飞机失事,这一段时间一直戴笠掌握军统的实权。毛人凤和郑介民是他的手下。戴笠死后,军统改组为保密局,毛人凤是保密局的首脑,郑介民任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不过他的实权不如毛人凤大。如果论军衔,是郑介民(上将)>毛人凤(中将)>戴笠(生前少将,死后追为中将),不过军衔不等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