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如果喜欢旅游的人,不想去看看山山水水,不想去清秀的小村落,又不想去繁华的大都市,这时候就真的应该去摩尔多瓦走一走了,它可是一个传奇的小国。在这座小国家,你依然还能看到苏联解体前的样子,这些都是在发展中城市无法看见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神奇的小国——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简介
摩尔多瓦共和国(摩尔多瓦语:Republica Moldova,英语:Republic of Moldova),简称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基希讷乌。 摩尔多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中部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为草原。
河流众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为境内两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约有2200个天然泉。摩尔多瓦祖先为达契亚人,1359年建立摩尔多瓦公国,1487年沦为奥斯曼帝国附庸,1812年部分领土(比萨拉比亚地区)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18年1月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
1940年6月,苏联将其再次吞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5月改为摩尔多瓦共和国,8月27日宣布独立。现为独联体成员国。摩尔多瓦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坚持政治多元化条件下的民主,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制度。该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摩尔多瓦习俗
1、在当地,一种被称作"摩尔多瓦茶"的饮料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家常必备饮料。这种饮料带茶色,却散发着葡萄酒的芳香,这不是茶,而是一种用纯葡萄汁经过发酵而酿制的饮料。它介于酒和果汁之间,很像我国有些地方的米酒和水酒,仅有几度。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每家都要酿制"摩尔多瓦茶",备好一年的酒水。如果正式到摩尔多瓦人家做客,进门后除了首先要享用这种"酒茶"外,主人还要用自制"家酒"款待客人。
2、摩尔多瓦人非常好客,常用葡萄酒当饮料招待客人。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不应拒绝主人的盛情,而应与主人干杯,一饮而尽,以示对主人的友好和尊重。同桌进餐时,主人忌讳别人玩弄刀叉或磕碰餐具,端起盘子吃菜喝汤也是很不雅观的。在别人家里坐客,不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闯入主人的卧室或坐在床上,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3、摩尔多瓦人举行婚礼多在秋季。到了这个季节,要结婚的小伙子们都盛情邀请村里所有的人去参加婚礼。结婚仪式一般在"幸福宫"举行。现代仪式还带有古老风俗--拜父母,以示对父母的感谢和尊敬。
摩尔多瓦民族特色
摩尔多瓦人能歌善舞。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要走上街头跳舞唱歌。“舞蹈是摩尔多瓦人的灵魂”,这一说法一点不为过。摩尔多瓦的民族舞蹈热情奔放,富有诗意,又略显忧郁,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民族舞蹈“霍拉舞”、“若克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摩尔多瓦的民间诗歌丰富,充满了浓浓的民族特色,抒情歌曲“多依纳”是民间诗歌的精华,广泛传唱。
摩尔多瓦服饰
每逢节日,摩尔多瓦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几个世纪以来,摩尔多瓦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成年男子穿白长衫和白裤子,外套呢制的西装背心,入冬穿皮坎肩或毛坎肩,着短羊皮袄,头戴小羊皮帽,脚登自制皮靴,腰间束红色的、绿色的、或是兰色的宽腰带。腰带长度一般为3米。
男用腰带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妇女头扎大方巾,上身穿白底彩绣衫衣,外套过膝宽下摆裙,裙外扎毛料或亚麻布的围裙。摩尔多瓦妇女的裙子一般用深色的纯毛面料制成。裙子上面绣有五彩几何图案。裙腰部配有窄腰带。冬季,男女均穿上自制的皮毛外套。现在,民族服饰在农村的老年人中仍有保留,年青人已很少穿着,大多在电影和舞台上使用,已逐渐成为摩尔多瓦民族的艺术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