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汉字的字体也不停的变化着,如今,字体的种类也数不可数。有草书、楷书等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刚进有力,让人感到非常震撼。从一个人写的字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和他所富有的气质。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颜体这种字体,颜体字写出来非常好看,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1颜体简介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 "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唐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风格。其书法初学 褚遂良 ,后学张旭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
白沙 《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如果说, 魏晋以前'体'这个字是表示书体的话,在魏晋以后就转向表示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赵体',并非是三种字体,仅仅表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而已。"吕更荣《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三):" 颜真卿的书法,主要得到了张旭的指导,上承王羲之的传统,又习初唐四家特点,兼收南北朝书法新鲜营养。学习时有选择,有取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称为'颜体'。"
2颜体书法的特点是什么?
1、“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特点是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2、“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又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庄伟了。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3欧体与颜体有些什么区别?
欧体: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颜体:“颜筋柳骨”“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颜体楷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 颜体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 颜体草书,笔力遒婉. 欧体适合写小字,颜体适合写大字。
4书法初学者如何区分欧体、颜体和柳体?
从左至右依次是欧体、颜体、体柳一、笔画,无非是点、横、竖、撇、勾、捺等1、欧、颜、柳的“点”画典型的欧体的点,是钝角三角形;颜体的有点像个半圆,上班不的圆弧很圆滑;柳体的点则是个类似梯形的四边形,上半部有角有楞。2、欧、颜、柳的“横”画,典型欧体横画,起笔是大约45°倾斜,然后很缓的过渡;颜体起笔也是倾斜,45°或者更小的角度,而且非常突然的过渡,就是起笔比较重,中间行笔的时候突然变细,过度比较突然;
柳体的起笔几乎是直的,像刀切的一样90°,行笔过渡也很缓慢。最终落笔的地方,欧体横画也很缓,成一个圆弧头;颜体顿的很重,都向下耸拉了,不过圆弧疙瘩;柳体落笔也重,也是个疙瘩,但是有角有棱,他的起笔和落笔都像是刀切出来的。3、欧、颜、柳的“钩”画欧体的钩很有特点,就是含蓄带臊,欲出还羞的感觉,勾出来的很小,很克制;颜体就是一个粗壮树干上的一个小细枝桠;而柳体的钩是最奔放的,形成一个很锐利的等腰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