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界之最 >

格物致知的意思你知道么你了解这个单词的来历

来源:亚路奇闻网(www.yaluw.com)时间:2023-12-30 08:44作者:亚路手机阅读>>

你听说过格物致知吗?你对格物致知有什么了解吗?你理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样的。你到格物致知你会想到些什么?学过儒家思想的大家应该知道格物致知这个词吧。但你理解格物致知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吗?你知道格物致知这个思想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吗?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个思想可以被发扬光大吗?你想了解与格物致知这个思想有关的人的生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格物致知吧。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实事求是:"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到底在说什么?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在20岁时步入仕途,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54岁时,王阳明辞官回乡讲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谥号文成,后又追封为新建侯。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曾子杀猪这个言出必行极具意义的故事你听过么

大家听说过曾子杀猪吗?相信大家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曾子杀猪故事吧。那么大家对曾子杀猪的故事又有什么了解呢?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曾子又有多少了解呢?想知道他教育的自...

2023-12-30 08:50查看全文 >>

长崎两大事件经过介绍 长崎背景文化介绍

近些年去日本旅游的国人是越来越多了,小编并不认为国人就不应该去日本,我们过去学习学习人家的优良习惯还是不错的,就是不要把不好的带出国门,也不要把人家不要的习惯带回...

2023-12-30 08:38查看全文 >>

拔苗助长的故事介绍 拔苗助长的含义以及造句

拔苗助长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听过,小编是在小时候的语文课上听老师讲过,从字面上解释这个成语就是农夫看到自己种的秧苗长得很慢,于是非常着急,就去田里把它们拔高了...

2023-12-30 08:31查看全文 >>

姜夔 漂泊半生 情场失意官场不得重用文学家音乐

姜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名字,他从小家境贫寒,平时经常受朋友的接济,而且屡试不第,心情苦闷,在江湖上漂泊了半生,也算是不幸。当时著名的大学者朱熹很是欣赏他的音乐...

2023-12-30 08:25查看全文 >>

花枝招展是形容女孩子的 那花枝招展的意思又是

花枝招展的意思。是迎风招展形容打扮的十分艳丽。这个词是贬义词大部分是用来形容那些妓女的,因为她们在对别人招手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也有例外,也可以用来比喻女生的...

2023-12-30 08:19查看全文 >>

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 夜郎自大成语故事出处介绍

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在生活中并不常用到,字面解释也是很难看出它的意思,其实夜郎是一个古代的小国,因为太小而几乎无人知道,但是夜郎小国却非常狂妄自大。这个夜...

2023-12-30 08:13查看全文 >>

知道男男同性恋女女同性恋 你曾了解过父子文吗

说起父子文,可能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大部分知道的只是男男同性恋女女同性恋。父子文指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当然也可以是伪父子,即不存在真实的血缘关系。这种感情...

2023-12-30 08:06查看全文 >>

了解恐艾 克服恐艾 争做一个心理健康人

恐艾就是艾滋病恐惧症,是由于害怕艾滋病引发的一系列的综合征。对于艾滋病你了解多少?那对于恐艾你了解多少呢?我们必须克服恐艾这种心理障碍,做一个有健康心理的人。当下...

2023-12-30 08:00查看全文 >>

克隆羊最早的技术现在克隆技术发展如何

你听说过克隆羊吗?你对克隆羊有什么看法吗?你是否仅仅单纯的认为那就是一只普通的小羊?你有没有想过克隆羊技术成熟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说克隆羊只是先例实验,那么之后会...

2023-12-29 20:19查看全文 >>

试袁天罡称骨算命法,看命运究竟在谁手中

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其中各种志怪传说数不胜数,奇人异事也层出不穷,早有伏羲周易,阴阳五行之说流传至今,后有《山海经》天文地理珍禽异兽骇人听闻。更有袁天罡称骨算命法...

2023-12-29 20:12查看全文 >>

世界之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