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趣闻 >

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 你又对它了解多少呢

来源:亚路奇闻网(www.yaluw.com)时间:2023-09-02 20:02作者:亚路手机阅读>>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官员都是要通过科举制度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像现代的高考一样,只有考试才是通向仕途的唯一途径。那么科举制度和现代的高考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科举制度的利弊我们都要清楚才能在它的基础上改进,发扬有利的部分。各个朝代的科举制度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文章里一一分析。

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科举名衔称谓一览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举主与门生 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宋太祖之后,进士由御前殿试取录,进士从此成为“天子门生”;同时亦明文规定以后举人不得自称考官门生。贡士 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

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举人 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

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解元 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会元 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贡生 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童生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地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岁数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

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以上可以看到,考生学的主要是儒家经典,但也不完全是背书。有的科目考填空默写,有的科目需要真才实学写诗作赋,还有的就需要对时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之道了,考的是灵活运用。总的趋势是,明清之后的科举越来越死板。

李斯怎么死的,被赵高诬陷腰斩而死(残忍至极

李斯,秦国著名的宰相,在各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但是最后李斯怎么死的,他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在历史上李斯的死法十分的残忍,被卑鄙的赵高诬陷最后腰斩而死。今天小编就来给...

2023-09-17 20:23查看全文 >>

罗士信怎么死的,被俘而死/中箭而死(两种说法

罗士信,隋末唐初的猛将,武力超群,都能够和李元霸相媲美,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年,立下不少战功,但是最后罗士信的结局是什么样的,罗士信怎么死的,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记载的...

2023-09-17 20:16查看全文 >>

李莲英用嘴伺候慈禧,揭秘慈禧和太监的那些丑

纵观清朝历史,全部被慈禧这个女人给搅和了。作为权力巅峰的女人,几乎都会养些男宠,其中武则天男宠最为出名。而慈禧,倒是养了个特殊的男宠,因为她的男宠李莲英是个太监啊...

2023-09-17 20:10查看全文 >>

明朝万贵妃怎么死的,殴打婢女时突发心病气绝

万贵妃是明朝朱祁钰十分宠爱的贵妃,这样一个受尽万般宠爱的明朝万贵妃怎么死的呢?母凭子贵,万贵妃一夜从明宪宗的贴身婢女成为贵妃。然而她的儿子未满月便早夭了,明朝万贵妃...

2023-09-17 20:03查看全文 >>

北京公主坟,公主坟的来历之谜真实原因

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其实有无数的公主坟,但最著名的还是要数玉渊潭公主坟了。而《还珠格格》的创造背景也是取自于公主坟,于是关于公主坟的来历,公主坟中的公主究竟是...

2023-09-17 19:56查看全文 >>

三国郭嘉怎么死的,随曹操征伐乌丸时患病而死

三国郭嘉称得上是三国时期的鬼才,有智有谋,深得曹操的喜爱。但是这样一位鬼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郭嘉怎么死的,这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有人说郭嘉的死死自己造成的,这...

2023-09-17 19:49查看全文 >>

孙殿英的老婆,三个老婆都结局悲惨(历史无记载

孙殿英,历史上有名的东陵大盗,也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的人。但是大家对于孙殿英的私生活还是十分好奇,孙殿英的老婆是谁,孙殿英有几个老婆,她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今天...

2023-09-17 19:43查看全文 >>

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的故事

郭嘉,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鬼才,拥有过人的智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郭嘉遗计定辽东的故事,看看郭嘉是怎样斗智斗勇的故事,话不多说,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郭嘉简介 郭...

2023-09-17 19:37查看全文 >>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艳史,私通后被腰斩

对于高阳公主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那段风流艳史了。一个皇室公主,一个清修和尚,不顾伦常的通奸,最终被唐太宗发现,辩机被腰斩,高阳一念成魔从此走上了...

2023-09-17 19:31查看全文 >>

司马欣怎么死的,成皋之战中战败自刎于汜水

司马欣,秦朝的长史,辅佐秦国将军立下不少战功。司马欣的一生也是波荡起伏,变化无数,那么司马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司马欣怎么死的呢?虽然司马欣最后贵为将军,但是却还...

2023-09-17 19:25查看全文 >>

历史趣闻排行